氣溫飆高,不少人感到胸悶、頭暈。醫師表示,中暑病患雖無顯著增加,但熱過頭而不舒服者多,應適時補充水分,但最好不要猛灌冰、涼飲。長時間在炎熱環境工作者需特別小心。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科主任陳日昌說,因高溫感到不適,不至於是體溫調節中樞異常、無法排汗的中暑,或熱衰竭、熱痙攣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任吳建隆說,傳統醫學稱之為「熱到」或「中痧」,這時應多在陰涼處休息,千萬不要猛灌冰或冷飲,反而讓腸胃虛弱、氣積,耗損更多元氣,一般人也可察覺「愈喝愈渴」、愈煩悶,每年中暑病患,不少是本來身強體健,但在高溫下工作者,又常水分補充不夠。不過年長、慢性病患者多在室內也得留意,小心通風不良,心臟負擔大。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科主任周志中提醒,慢性病患恐因天熱食欲不振、腸胃不舒服,而造成藥物吸收不良,更應小心低血糖、低血壓症狀。

近期全台溫度飆高,有不少民眾中暑。醫師提醒,夏季應多吃高水分的消暑食物。出現頭暈、噁心就是中暑徵兆。輕者到陰涼處休息、多喝水即可,情況若仍沒改善則需送醫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室說,中暑依程度可以分成熱昏厥、熱痙攣到熱衰竭,如果體溫超過攝氏40度、情況嚴重的患者沒有立即就醫,死亡率高達75%

長庚醫院中醫師陳俊良指出,民眾如果感到頭昏、口乾舌燥、肩頸酸痛、心悸、想吐、嘴唇變白等身體不舒服的情形,就是中暑的症狀。「患者要立刻到陰涼地方,補充水分,若症狀有改善,就屬於輕微,」可利用刮痧等方式改善,回家多休息即可。

陳俊良表示,中暑情形較嚴重的人會出現體溫調節中樞異常,症狀是體溫攀升不降,無法調節,頭昏甚至陷入昏迷、抽筋,即使刮痧也沒有用,「這樣的狀況,就必須送醫治療。」

夏季高溫炎熱,選擇食物也有秘訣。陳俊良提醒,可以多吃西瓜、水梨和冬瓜這類水分高的消暑食物,以防中暑。

此外,進入夏季後,紫外線指數常飆高至「危險級」。環保署提醒,騎機車或常在太陽曝曬下工作者,太陽下曬1530分鐘,一定要到陰涼處休息、喝水。

民眾若要在日正當中出門,一定要做好防曬準備:勤擦防曬乳液、撐傘或配戴具防紫外線功能的太陽眼鏡和帽子,避免眼睛遭烈日曬傷。機車族應該選擇穿戴材質薄、淺色的袖套或排汗衣,可避免讓皮膚直接被烈日照射。

烈日防中暑

Q.在戶外工作的人應該注意什麼?

A.首要注意防曬,例如戴遮陽帽、穿寬鬆防曬的長袖衣褲,建議挑選較薄材質,白色、透氣的排汗衣,不建議穿棉質衣物,因穿起來雖舒服,但流汗後汗水不易蒸發,反而可能更悶熱。
若需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於烈日下工作者,每30分鐘,要到陰涼處休息5分鐘、喝水,其餘時間每隔1小時,休息5分鐘,每天應喝足2000c.c.的水。

Q.汽車族要進入經曝曬的車內開車,該注意什麼?

A.上車後先打開所有車窗,將空調設定為送風,勿碰太陽直射的儀表板,開車3分鐘,待車內熱空氣散出,再關閉車窗、開冷氣,約5分鐘後車內多可降至宜人溫度。

Q.機車族在烈日下騎車,如何預防中暑?

A.建議穿著白色、淺色系長袖衣褲,可將光線折射,勿選深色、黑色衣物,反而會吸光,易引起中暑。
在烈日下騎車,每騎30分鐘,建議到樹蔭或陰涼處歇息3分鐘,喝水補充水分後再騎車,若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可能是熱衰竭、中暑症狀,建議勿再強騎,以防發生路倒意外。

Q.出入冷氣房與室外溫差大的環境,該注意什麼?

A.以氣溫攝氏37度為例,體感溫度恐逾50,直接走進27冷氣房,溫差逾10度,可能因血管熱脹冷縮,引起頭痛、四肢無力,建議進冷氣房前,應先穿上薄長袖衣物。
若是進入尚未開冷氣的室內,建議進入室內後,先開送風510分鐘,讓身體慢慢適應,再開冷氣,先把溫度調為26
28,再視個人狀況,調到適合的溫度。

Q.中暑有哪些症狀?

A.每個人體質、耐熱容忍度也不同,基本上若處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噁心、汗如雨下、頭痛、身體虛弱等不適,就可能已有中暑情形,此時應盡速到陰涼處休息與喝水,嚴重者體溫會上升至逾39,身體悶熱卻排不出汗、尿不出來,並引發橫紋肌溶解症等併發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