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婷╱台北報導】
衛生署昨公布新增三例腸病毒重症個案,預估下周將進入腸病毒高峰期。雖目前社區流行的腸病毒約六成六為七十一型,但近來已檢出十例一歲以上孩童感染克沙奇B3型病毒,比近幾年都多,由於新生兒感染克沙奇B3型易引發重症、死亡,成人若有輕微感冒、發燒症狀,切勿接觸新生兒,以免傳染。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昨說,上周新增三例重症均為腸病毒七十一型,分別為新北市十一歲小六男童、台中市兩歲三個月女童、台南市一歲一個月男童,上月中出現發燒、手足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症狀,接著出現肌抽躍、心跳過速等重症病徵,還好即時赴大醫院就醫,現均康復出院。今年累計至前天已有三十例腸病毒重症。
一般人容易誤診
社區流行腸病毒現雖以七十一型為主,但疾管局近來也監測到十例一歲以上孩童感染克沙奇B3型。一般人感染克沙奇B3型主要症狀為持續發燒,不嚴重而常被誤認為感冒,但三個月以下新生兒易感染此病毒,尤其一個月以下的新生兒重症機率高。
疾管局防疫醫師羅一鈞說,克沙奇B3型曾在二○○五年造成二十六名新生兒重症。統計大前年無克沙奇B3型病例、前年兩例、去年三例,顯見今年病例較多,疾管局已發函提醒醫師,注意新生兒健康及加強嬰兒室感控措施。
死亡率高達40%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新生兒感染克沙奇B3型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多半遭母親、探望親友傳染,成人若有感冒、發燒症狀,切勿接觸新生兒。疾管局估下周進入腸病毒高峰期,呼籲家長加強宣導孩童勤洗手;孕婦自產前十四天到分娩後,要注意本身或家人有無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以免新生兒遭傳染。
預防腸病毒注意事項
★克沙奇B3型病毒多感染3個月以下嬰兒,可透過生產過程或產後母嬰接觸傳染,成人若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不要接觸新生兒
★孕婦產前14天至分娩後,若自己或家中幼童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應告知醫師
★家長應加強教導孩童如何正確洗手、勤洗手
★感染腸病毒的孩童若出現肌抽躍、嗜睡、活動力不佳等重症症狀,應立即送往大醫院治療
資料來源:疾管局、黃立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