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名一個多月的女嬰在出生後持續肚子脹,而且一天都解超過十次以上的便便;新竹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這個女嬰出生之後就一直喝純母奶,可是只要一喝完奶就肚子脹,且每天都解超過十次以上的水便,經檢發現是乳糖不耐症

該女嬰的爸媽之前都有帶去看醫師,但都診斷是腸胃炎,給予藥物治療後症狀稍有改善;不過女嬰每次喝完母奶仍不舒服,且出現完全吃不下東西、精神活動力變差的狀況,經國泰醫院檢發現患有乳糖不耐症。盧英仁醫師指出,由於小朋友只有喝純母奶,所以是對母奶中的乳糖不耐,由於症狀非常嚴重,所以先改換不含乳糖的奶粉喝,結果症狀明顯改善。

※女嬰有乳糖不耐症,腹脹情況明顯

盧英仁醫師說,由於母奶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因此除非症狀像該女嬰一樣非常嚴重,不然還是可以繼續喝母奶,但是可以添加一些幫助消化以及消脹氣的藥物;如果症狀非常嚴重,可先用不含乳糖的奶粉,讓小朋友喝到三個月大之後,可以添加一些益生菌來幫助乳糖吸收,並再慢慢調回純母奶喝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是指小腸中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當乳糖在小腸中無法被分解時會移至大腸,此時,存在大腸中的一些細菌會將乳糖代謝成短鏈脂肪酸及氣體(如二氣)等物刺激腸道,當人體無法承受這些物時,則會使腸道蠕動過快,誘發痙攣收縮,臨床上容易出現腹部脹氣、拉肚子、腸絞痛的症狀

牛奶中含乳糖(母奶中約含7%、牛奶約5%,度很低,所以喝鮮奶時不覺得有味),假若寶寶有乳糖不耐症,他們的腸道內缺乏消化乳糖的酵素,則容易在喝完奶後有腹脹、腸蠕動異常、腸絞痛或腹瀉的症狀。

盧英仁醫師表示,臨床上若懷疑寶寶有乳糖不耐症,可做「氣吹氣試驗」(Hydrogen breath test)來檢測。首先讓寶寶在食用含乳糖的溶液一段時間後,測其呼出的氣體中的氣含量來看是否有乳糖耐受不良的情形。正常人呼出的氣體中的氣量應該很低,而乳糖不耐症患者在喝下含乳糖的溶液後,因無法被小腸吸收的乳糖會被大腸中的細菌分解而生大量的氣,這些氣被大腸吸收後經血液循環送到肺部,可由呼氣中排出,因而可以測到其中氣含量的增加。這種氣吹氣試驗簡單便利,敏感度可達83%,而精確度更高達96%。

至於有些寶寶可以考慮做氣吹氣試驗?醫師說,常常有腹脹、啼哭不止、食慾不佳的嬰幼兒、時常有腹瀉的嬰幼兒,以及體重過輕、懷疑有腸胃道吸收不良的嬰幼兒,或是急性腸胃炎之後仍然有長期腹瀉的嬰幼兒;如果的寶寶做了氣吹氣試驗發現有乳糖耐受不良的情況時,會建議改用低乳糖或無乳糖奶粉,來減少寶寶不舒服的症狀,並且避免影響嬰兒的健康及生長發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信宏小兒科 的頭像
    陳信宏小兒科

    陳信宏小兒科的部落格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