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哈佛研究團隊於今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攝取過多含糖飲料,恐會使小女生的初經提早來臨!小兒科醫師指出,月經來潮的重要條件是,身體必須擁有足夠能量,而小朋友最愛的含糖飲料、油炸食物、精緻甜點等往往含有高熱量,因此可能造成青春期提前報到。醫師提醒家長,除了避免讓孩子喝糖飲,也要少喝鮮榨果汁,直接吃整顆水果最好!

哈佛研究:日喝1.5杯糖飲恐初經提前

哈佛研究團隊今年3月在《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上發表一項研究,於1996至2001年間針對5583名年齡介於9至14歲的美國女孩,探討含糖飲料對於初經來潮的影響。結果發現,每天喝1.5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孩,跟每周只喝2杯以下糖飲的小女生相比,初經報到的時間提前2.7個月。

過多糖分形成脂肪 提前進入青春期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來說,身體免疫力較差、年紀較小的寶寶比較容易感染鵝口瘡,早產兒的感染機率更高。鵝口瘡的乳白色斑塊也常會與奶垢混淆,究竟該如何分辨?什麼時候要看醫生,給予寶寶藥物治療?如何預防感染鵝口瘡?感染後應怎麼照顧?

 

寶寶的嘴巴裡有白斑?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鈣質&蛋白質兩大營養關鍵
現代人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對於營養的概念卻十分匱乏,以幼兒身高發展來說,應從0歲就要開始注重飲食營養。影響幼兒身高發展的因素有許多種,基因遺傳絕對為主要關鍵,不過,根據多數研究報告顯示,想要孩子長得高,另一部分可得靠「後天養成」的飲食攝取來決定。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因此再把流感以及疫苗介紹一下,減少大家對流感疫苗的誤解與恐懼。從去年度開始,流感疫苗接種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孕婦納入公費流感施打的對象。另外還有就是新型四價流感疫苗持續的引進。

 

什麼是流感? 

先來說明一下流感跟感冒有甚麼不一樣。感冒是廣泛指數百種不同的病毒或細菌造成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比較常見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而流感是單指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症狀。流感病毒可分為A、B、C型,A型與B型可以引起大規模的季節性流行,C型則以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為表現,且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時期缺乏腸道益菌 罹患氣喘風險高

轉貼自中央通訊社

根據研究,罹患氣喘風險較高的兒童,可能是在出生後幾個月,缺乏某種重要的腸道細菌。

專家指出,氣喘案例從1950年代開始激增,西方國家更有高達20%的兒童患病,患者終生飽受哮喘、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不過,開發中國家的氣喘病例並沒有增加,讓人注意到環境因素或現代生活習慣或許是造成氣喘的原因。這些現代生活習慣包括剖腹產比例變高、母親哺育寶寶仰賴配方奶勝過母乳親餵,或是過度使用抗生素等其他因素。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學後學童過敏增加,起床打噴嚏、咳嗽、眼睛搔癢,只好求助醫師。根據兒科門診觀察,開學後因為過敏症狀不適求診人數增加3倍,明顯出現「開學過敏潮」。呼籲家長建立「抗敏ABC」的小兒過敏新概念,遠離過敏侵擾。

二週前學校開學後,小兒科門診就開始出現「開學過敏潮」,求診的過敏兒人數暴增3倍,主要出現的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及鼻子癢。小兒科曾俊睿醫師表示,根據多年門診經驗,學童開學後因接觸頻繁,最先出現的是感冒互相傳染,並誘發過敏症狀,預期到9月底會出現學童過敏高峰。

小兒過敏普遍 超過9成都因吸入性塵蟎所引起

兒童普遍都有過敏問題,小兒過敏主要跟台灣氣候潮濕、塵蟎及空氣污染有關,尤其超過9成都是因吸入性塵蟎所引起。根據統計,全台有3成民眾患有鼻過敏問題,而台北市小一新生鼻子過敏的人數更高達5成,也就是每2位小一學童當中,就有1位鼻子過敏。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華人健康網)幼童咳嗽口腔潰瘍 竟是黴漿菌肺炎

 

        家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要特別注意,黴漿菌感染易造成肺炎,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可使用,良好的衛生管理,勤洗手、戴口罩和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仍是較佳的防治之道。若孩童出現發燒、喉嚨痛、頭痛、皮膚紅疹、陣發性乾咳等黴漿菌感染症狀,應及早診斷和治療,以免病症惡化。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管猴報報0721-03  

作者曹婷婷、程炳璋台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8月19

中國時報【曹婷婷、程炳璋╱台南報導】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751885_10153491009308407_301023172950906305_n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15)年截至7月27日共計35例本土病毒性A型肝炎確定病例,其中6例無法排除是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所感染,呼籲民眾如有上述行為應多加留意,如未具A型肝炎抗體,可自費接種兩劑A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疫調顯示,該6名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4至32歲之間,經初步調查這些個案並無共通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活動史,懷疑與性接觸有關。提醒臨床醫師針對活躍年齡族群,如出現發燒、倦怠、黃膽(疸)、食慾不振等症狀時,應審慎評估相關感染風險行為,適時進行通報並給予衛教,如: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避免肛吻、肛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注意個人衛生,任何形式的性接觸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7-01 媽媽寶寶雜誌 第 341 期

作者: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暨台灣婦女健康學會副理事長鄭博仁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