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鈣(Calcium)是人體中必需的礦物質,幾乎體內的每一個細胞、生理機能運作與維繫人體健康等都需要鈣的參與。臺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陳君婷表示,人體內99%的鈣質是存在於骨骼與牙齒內,而其餘的1%則在血液和體內各個組織中。鈣質對於骨骼的結構、支撐全身和體內代謝都是相當重要的。除了具有骨質礦化作用,對人體內的各種系統調節、功能運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鈣對人體來說具有以下功能:

 

1. 凝血功能

 

2.神經傳導

 

3.肌肉收縮與反應

 

4.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5.細胞分裂繁殖與功能展現

 

6. 參與體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以及生殖系統等各種運作

 

每天需要多少鈣?

 

陳君婷營養師說明,人體血液中的鈣會維持一定的量,但倘若血液中的鈣質不足,人體內的荷爾蒙會主動刺激,讓骨骼釋放出鈣質到血液中,使血液中的鈣含量維持在固定的濃度。血液中的鈣質若不足可由骨骼中的鈣來彌補,但骨骼中流失的鈣質無法從體內獲得,加上沒有從飲食中攝取鈣質,會容易有抽筋、肌肉緊繃、精神緊張、血壓較高、失眠以及骨質疏鬆等症狀。因此必須要從小存骨本,攝取足夠的鈣質以供給身體所需。

 

寶寶如何攝取鈣質?

 

對於06個月的寶寶來說,無論是喝母奶或配方奶,其中都富含足夠的鈣質。母乳中的鈣質和其他營養成份其實是最適合寶寶吸收的,而配方奶中的鈣質含量同樣可滿足寶寶身體需求。假如寶寶每天都有攝取到一定的量,基本上鈣質都足夠,不用額外補充。

 

寶寶自6個月大之後,除了每天喝母奶或配方奶,可以開始食用副食品,增加其他營養來源。而哪些食物的含鈣量較高呢?整理如表二。含鈣量高的食物類別,包括主食類、奶類、豆類、肉類、海產類和蔬菜類等。假如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要注意吃哪些食物會引發過敏症狀,或是建議家長可以等到寶寶1歲左右再吃比較會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奶類、海產類等)。

聰明挑選 營養不打折扣

含鈣量高的食物吃進人體後,營養素都能全部被利用嗎?其實不然。有些含鈣量高的食物,也同樣含有抑制鈣質吸收的成分,像是草酸、植酸、磷酸、咖啡因以及過量纖維質等。倘若吃進這些同樣富有豐富鈣質和抑制因子的食物(例如:菠菜、大陸妹、芹菜、核果、茶和可樂等),會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大打折扣。那麼應該如何讓寶寶吃到身體可以吸收之含鈣量高的食物呢?舉凡南瓜、秋葵、高麗菜等食物中所富含的鈣質都相當多,可讓寶寶攝取這類的蔬果類食物。另外,乳酪、優格等奶類和豆類也都有相當豐富的鈣質。建議除了鈣質,要讓寶寶每天吃到多樣化的食物,獲得均衡營養才是最健康的。

如何評估寶寶獲得的鈣是否充足?

陳君婷營養師建議照顧者可將寶寶每天所吃的食物記錄下來,做成一本「飲食日記」。從產品包裝袋上所註明的成分標示,或是上網查詢都可以找到食物的含鈣量。除了做記錄可得知寶寶是否獲得充足的鈣,同時也要觀察寶寶的發育、骨骼變化等生理狀況。假如有異常要盡快找尋求醫師協助。

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食物或錠劑中的鈣質屬於不溶性鹽類,因此經人體食入後,必須靠維生素D來幫助吸收。維生素D可透過攝取魚肉、蛋黃以及動物內臟等食物中獲得,也可從日曬中得到。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後,人體會合成維生素D3,便可讓鈣質於人體內被吸收與利用。其實,只要待在太陽光下十分鐘,就可以得到一天所需維生素D的量。維生素D不僅能幫助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還可維持骨鈣平衡,使體內代謝維持在穩定且正常的狀態。因此,建議爸爸、媽咪可以多帶寶寶出門走走曬太陽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信宏小兒科 的頭像
    陳信宏小兒科

    陳信宏小兒科的部落格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