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不會生出過敏兒!?

 

作者:涂毓羚   出處: 康健150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科醫師)

 

  母親的名分自受孕那一刻起成立,媽媽從此避諱著所有傳說中的禁忌,包括醫生說的、道聽途說的、沒有科學根據的,因為每個媽媽都希望替孩子打造完美人生。因此在這,我要送給媽咪們一些正確觀念,讓媽媽們能輕鬆擁有健康寶寶。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於環境中的一般物質產生過度反應。免疫細胞消滅這些外來物質,本來是正常運作,但是有些人一旦開始破壞,就沒辦法踩煞車,反而傷害了自己的正常細胞。這些過度反應表現在不同器官上,就會產生不同的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發生在皮膚、呼吸道的過敏疾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體質乃至於過敏疾病的產生,包含一連串複雜的生理變化,而影響的因素包含了遺傳與環境。

「過兒」娶「敏兒」, 一定生「過敏兒」?
  過敏疾病並不是單基因的遺傳方式,而是被許多基因群所調控,除此之外,這些基因群的表現還受到環境的影響。一項針對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研究顯示,在同卵雙胞胎中,同時發病的機率大約是60%,這表示後天環境會影響基因表現,所以並非擁有相同基因,就一定會產生相同的過敏疾病。

  過敏是「多基因遺傳」,父母有過敏病,孩子成為過敏兒的機率大幅增加。根據實證醫學顯示,若父母當中有一人具過敏體質,則小孩子33%會有過敏病的可能;假如父母都有過敏病,孩子得到過敏病的機會也會加倍達到66%。若自身有過敏的人,尋找沒有過敏體質的另一半,是減低下一代成為過敏兒最簡單的方法。然而隨著環境變遷,過敏人口逐年攀升,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至於市面上很多益生菌或深海魚油宣稱懷孕期間服用或讓小孩長期使用,可以預防孩子產生過敏病,事實上都只有極少證據或幾乎毫無根據可以支持相關說法。所以花大錢購買這些打著「增強免疫力」、「預防過敏」旗幟的所謂健康食品時,應該要三思;倒不如把錢花在改善家中環境上,反而有利改善孩子的過敏病。

懷孕時吃太多海鮮, 會生出過敏兒?
 孕媽咪的營養補充十分重要,而民間傳統卻有許多禁忌,諸如不能吃兔肉不然寶寶會有兔唇,不能吃醬油否則孩子會皮膚黑等,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針對飲食是否可以避免產生過敏兒,卻持續有醫學實證研究。美國兒科醫學會於2000年研究認為,有家族過敏史的婦女懷孕時,應該避免食用牛奶、蛋、花生等食物,以減少嬰兒日後產生過敏的機會。但近幾年的研究報告卻指出,除了哺餵母乳期間避免「含過敏原之高風險食物」可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度之外,母親於懷孕期間及哺餵母乳期間避免「高過敏原食物」,並不能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而且還可能不利母親及胎兒的營養。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修改了他們的建議,認為孕婦不需避免食用任何食物來避免產生過敏兒。

家裡能不能養寵物?
 過敏的產生和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根據過去研究顯示,若居家環境的塵含量高,嬰兒日後容易產生過敏體質,爾後也容易罹患氣喘病。並且塵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蟲體是過敏原所在,是環境中很強的一種過敏原。也有研究證實,若家裡養貓,那麼嬰兒體內產生貓過敏抗體的機會也會相對增加。而且,貓狗身上的皮屑有可能是塵的食物來源,家中寵物貓狗不僅誘發孩子對於貓狗過敏,也會使得塵螨孳生,更令孩子過敏機率大增。許多研究也證實,若家中有人抽菸,尤其是準媽媽抽菸,或屋內空氣污濁(如拜拜的燒香),也都會造就更多的過敏兒。
 
基於以上的研究報告,我們建議媽媽懷孕時,居家環境儘可能保持低污染的無煙環境,可減少生出過敏兒的機會。針對過敏相關的研究每天都在進步中,本身有過敏體質的準媽媽或家中已有過敏兒的母親們,都不需太過憂心,除了期待將來可能找到更好的方法避免下一代的過敏病,現在針對不同的過敏病也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只要好好與醫師配合,都可以讓孩子擁有健康成長的快樂童年。

再將幾點建議綜合如下,希望孕媽咪們能更清楚:
1‧ 母親在懷孕期或哺乳期,不需要禁食以往不會造成你過敏的食物
2‧ 懷孕期間不需特別服用益生菌等食品,以降低嬰兒過敏機率
3‧ 居家環境要保持清潔,避免塵等過敏原
4‧ 懷孕初期就打造無菸環境
5‧ 建議純母乳哺育直到孩子46個月大。
6‧ 母奶不足時,可用部份或完全水解蛋白的嬰兒配方奶做為補充或取代的食物。
7‧ 傳統牛奶或豆奶的嬰兒配方,沒有預防過敏病的效果


()過敏自救法

 

作者:朱芷君  康健121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腸胃道尚未發育完全,容易發生食物過敏,尤其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吃到特定食物往往會加重病情。對已經確知的致敏食物,應避免食用,但也不能過度限制,以免營養不良:
少量、均衡攝取多樣的食物,不要老是吃某幾種。以蛋白質來說,今天早上吃蛋、中午吃豬肉、晚上吃魚,隔天早上吃豆腐..蔬菜、主食也依照這樣輪替的原則。
調整油脂攝取。減少高油脂食物,多攝取有抑制發炎效果的ω-3的脂肪酸,例如深海魚、核桃、亞麻仁籽。
加熱後再吃。某些會引起過敏的成分如蛋白質,加熱後會變性而減少致敏的危險。第一次吃的食物,不妨先煮熟再食用。
購買食品時看清營養標示,成分中是否含有會引起過敏的成分(例如巧克力中的花生),盡量少吃人工添加物。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維生素A有助維持細胞完整性及正常功能,減少過敏原,維生素CE能抗氧化、減少發炎反應。維生素C及泛酸還能讓腎上腺素正常分泌,減輕過敏症狀。
多喝水,少喝含糖、冰冷飲料。

保養
對皮膚過敏的人來說,很難有完全舒服的時刻:冬天寒冷乾燥,皮膚保護功能變差,容易引起發炎;夏天悶熱,汗水讓癢感加劇,也會加重病情。因此平日正確的皮膚保養十分重要:
注意冷氣房中的保濕。為避免皮膚過於乾燥,可使用加濕器或在桌上放杯水。
運動流汗後,迅速以清水沖澡或擦乾汗水。以免鬱積在身上引起癢感及細菌繁殖造成發炎。
做好保濕。盡量選擇不含香精、防腐劑及殺菌劑的保濕產品,以能補充油脂、防止水分散失又不會不透氣的成分為主,經常補擦(但不要擦太厚)。
穿著透氣、吸濕力好、柔軟的純棉衣物,避免羊毛等動物或化學纖維。洗滌時不使用漂白劑、柔軟劑,以免化學物質惡化皮膚炎。
剪短、修圓指甲。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不由自主搔抓,指甲太長會抓傷皮表,裡頭的細菌會惡化病情。
選擇低刺激或敏感皮膚專用的沐浴用品(如不含介面活性劑、無添加防腐劑、香料的肥皂,避免殺菌類產品,不太髒時以清水洗即可),充分起泡後使用,徹底洗淨不殘留於皮膚表面。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趁皮膚還濕潤時立即擦上乳液。


台灣最普遍的過敏原是塵螨。高溫高濕的氣候是塵螨最愛,而都市空氣品質不佳、密閉空間多,更容易孳生黴菌,成為誘發過敏的危險因子。家中有過敏的人,應注意:
家具以木頭、皮革、塑膠製品較好,少用布製品及填充式家具。
因塵螨從卵到成蟲約需要20.30天,加上不喜歡光照乾燥,糞便為水溶性,除了可用防螨寢具套,每兩週以熱水清洗寢具,棉被、衣物多曬太陽或用烘乾機至少烘20分鐘。
以除濕機控制家中濕度在50.60度之間,廚房、浴室也要保持乾爽,減少黴菌孳生。過敏人最好不要住在連著浴室的套房,以免濕氣太重,房間要通風、光線良好,天氣晴朗時打開門窗使空氣循環。
避免放置、懸掛易堆積灰塵的裝飾品,及絨毛填充玩具。
經常擦拭家具、牆壁,清理家中死角,減少黴菌生成。可選用有HEAP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能過濾到0.3微米灰塵粒子,集塵率達99.97%)濾網的吸塵器和空氣清淨機。
人的皮屑污垢也是塵螨愛吃的食物,常接觸的抱枕、靠墊也要多清洗更換。
空調出風口容易累積灰塵,要定期清理並更換濾網。

抒壓
對現代人而言,壓力可說是萬病之源,過敏也不例外。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運作,誘發氣喘,加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病情。想要控制過敏,必須同時管理好壓力:
睡眠充足、不熬夜。足夠的休息可以回復身體平衡,有助緩解過敏症狀。
做好時間管理。多運用空檔休息放鬆,讓生理時鐘運作良好。
避免過勞。疲勞會降低免疫力,使自律神經系統失調。
每天運動,就算只是散步都好。運動能減少壓力荷爾蒙分泌,還有助分泌腎上腺素,緩解黏膜充血,呼吸順暢。
練習靜坐冥想。每次20分鐘,一天兩次,可以降低壓力、平靜情緒。
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尤其年幼的孩子,別讓他們因過敏而沮喪。多鼓勵他只要好好治療,就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多做腹式呼吸(少用嘴巴呼吸)。有助正、副交感神經運作正常,避免內分泌失調誘發過敏。
戒菸或拒吸二手菸。吸菸雖能短時間解除壓力,卻會誘發過敏,二手菸也一樣。
遵從醫囑服藥。壓力造成的焦慮和憂鬱,可能會影響服藥順從性,造成更容易發作的惡性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