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華醫師( 新竹馬偕 )
常見到病人到門診,很苦惱的向我訴說: “ 醫師我好像過敏了,可是昨晚一大片的疹子,現在又全消了。” 這就是蕁麻疹----全身皮膚出現形狀不規則,非常癢的塊狀浮腫。每個區域的浮腫可能只出現幾個小時就消失,但是其他區域又不停地有新的浮腫出現。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約百分之二十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有時這現象位於較深層部位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如不幸發生於喉嚨,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
病程而論,「急性」蕁麻疹通常是數天到數個星期就會消失。如果超過六個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食物:海鮮、發酵食品、堅果類、蛋、牛奶、含人工添加物製品、含咖啡 因食品、芒果、草莓、竹筍、香菇及酒精類飲料等。
藥物:抗生素、止痛劑、維他命等。
感染:慢性蛀牙、牙周病、鼻竇炎、尿路感染、念珠菌感染、B型C型肝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吸入物:花粉、孢子、粉塵、化學溶劑。
內分泌:甲狀腺異常、自體免疫疾病。
物理性:陽光、溫度、騷抓、壓力、運動。
有時候原因很難找,常常以過敏解釋,抽血也不一定檢驗的出來,尤其是慢性的蕁麻疹,常是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醫師與病人也都很希望找到病因,可惜,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慢性蕁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若於病史中無法找到線索,而病情經治療後又無法改善時,則須做一些檢查,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臨床上有時發現一些無症狀的感染,如齲齒、泌尿道發炎、陰道炎、肝炎或消化道潰瘍、足癬等,經治療後,長期的慢性蕁麻疹也因此痊癒。
找出並去除導致蕁麻疹的原因,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有懷疑蕁麻疹是由日常飲食所引起的,則可將發病前一、二天內所吃的食物記錄起來,多觀察幾次,再做嚴格的食物控制,實施起來相當費時費心,須要很細心耐心才能找到過敏的食物。
藥物方面的治療是以抗組織胺類的藥物為主,然而每個人對於各種抗組織胺的反應不一,所以醫師會試著使用一種或多種長、短效的劑型藥物,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但如果蕁麻疹非常嚴重,注射腎上腺素或短期的類固醇藥物使用,則是需要的。
其他的自我護理包括洗澡水溫不要太高。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並使用止癢外用藥,或局部冷敷以降低癢的感覺。蕁麻疹不會傳染,在發作急性期就及早治療,才不易反覆發作變成慢性蕁麻疹,有耐心的與醫師配合治療,才能揮別惱人的蕁麻疹。
蕁麻疹之Q&A
Q:蕁麻疹會傳染嗎?
A:蕁麻疹是不會傳染的,蕁麻疹是屬於一種過敏的反應,是屬於自體免疫系統,當接觸自己的過敏誘發因子時,才會發生的反應。它主要發生在有過敏體質的人身上,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甚至也是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的患者或是有過敏的家族病史者。
Q:慢性蕁麻疹需要測過敏原嗎?
A:引起慢性蕁麻疹的病因有好幾種,絕大部分不是因為對外來的過敏原過敏所引起,因此接受過敏原測試不是絕對必要的。必須洽詢有經驗的醫師做判斷,才能找出真正的病因,獲得正確的治療。
Q:如何避免過敏原?
A:
1. 慢性患者應記錄飲食日記及膨疹發生的時間、程度,以找出可能的食物過敏原(飲食日記應包括食物、茶水飲料、藥物、健康食品及補品、零嘴…等) 。
2. 對曾經因服藥而引起蕁麻疹的患者,應請教醫師,將可疑藥物名稱記下,看病時先告知醫師可能會過敏的藥物。
3. 慢性患者若有其它身體不適(如蛀牙、鼻竇炎、尿道炎、腸胃不適),應儘速就醫治療,以避免感染性過敏原長期在體內作遂。
4. 避免到灰塵和煙霧多的地方;對羽毛過敏者,不可飼養小動物;對花粉過敏者,不要插花、栽花。家中最好不要鋪地毯;並隨時保持空氣流通。
5. 物理性蕁麻疹的患者應避免引發之物理性因素。
Q:慢性蕁麻疹的自我護理?
A:
1. 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適應天氣冷暖變化。
2. 洗澡時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但切記水溫不可太高。
3. 不要搔抓,以免皮膚受傷感染;不可使用酒精擦拭,反而會愈擦越癢。
4. 請依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並使用止癢擦劑,或局部給予冰敷可降低癢的感覺。
5. 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
6. 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或加工食物,不飲酒,請保持清淡食物,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