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流感疫情持續發燒,根據疾病管制署的說法,前一陣子是A型流感肆虐,最近的患者則以感染B型流感病毒為主,到底A型流感和B型流感的差異是什麼?哪一種比較容易引發重症?請看醫師怎麼說。

 

A型流感病毒易變異 併發重症機率較高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的免疫力不好,就容易被病毒入侵,感冒、生病樣樣來,免疫力就如同身體的保衛兵,如果缺乏免疫力調節,健康就容易出問題,而說到提升免疫力,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多吃維生素C,其實,除了補充維生素,益生菌也是幫助抵抗病毒的重要關鍵,而且你知道嗎?除了腸道需要益生菌,口腔也有益生菌,而且不只保持健康,還能消除口中尷尬異味,增加你的魅力!

 

喉嚨發炎、感冒、鼻炎頻頻發生?口腔的壞菌太多了!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節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完濕冷冬季,時序進入溫暖的春季,只不過春天後母面,天氣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 加上植物開花、花粉飛散,許多人紛紛出現呼吸道症狀,不但過敏加重了,甚至連呼吸都出現 不尋常的「咻咻」聲,讓人不禁擔心,這是否就是罹患氣喘的先兆?

 

何謂氣喘?是先天造成還是後天引發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2、3天未排便是便祕了嗎?」、「想要讓寶貝排便更順暢,哺乳媽咪多吃優格有幫助嗎?」、「吃蘋果泥、喝葡萄糖水有助解便祕嗎?」,相信上述問題是不少新手爸媽常見的疑問!究竟何謂小兒便祕、Baby的糞便又該呈現什麼狀態才正常?且聽專業兒科醫師怎麼說!

 

嬰幼兒糞便型態變化多 排便天數非便祕診斷關鍵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輩認為想抱就抱會讓孩子變得黏人、不獨立,鬆緊之間常讓家長不知如何拿捏。

 

想抱就抱會慣壞孩子?

 

0~1歲是建立寶寶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較穩定,也比較願意向外探索,然而,給予嬰幼兒安全感的方法包含規律的作息與總是適時給予寶寶回應、滿足他的需求,因此孩子想抱抱就給他擁抱也成了方法之一。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的頭皮能幫助頭髮生長,而正確的清潔是打造健康頭皮的第一步。寶寶因新陳代謝較快、體溫較高的特性,比成人怕熱、容易出汗,頭皮的皮脂腺分泌也較旺盛,所以更應重視正確的清洗方式與洗髮乳的選用。

 

頭皮護理易忽略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誘發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時,臨床上並無任何藥物可縮短病程,只能透過其他物理方式舒緩寶寶不適。因此,除了預防感染之外,懂得如何幫助寶寶渡過長達兩週的非常時期,是急性細支氣管炎發作時的必經之路。

正確照護.陪伴寶寶渡過非常時期

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最主要的原因為:「嬰幼兒細支氣管發育尚未成熟而呼吸道遭受病毒感染。」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急性細支氣管炎的病程較感冒長,通常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夠改善,而完全復原則需長達兩週。目前無法透過藥物達到治癒或縮短病程,只能仰賴寶寶免疫系統的努力與照顧者的照護,減緩不適之症,讓寶寶順利渡過病程。 

1.減緩嘔吐

嬰幼兒常因痰液變多而誘發喉頭咳嗽反應,造成腹壓增加,便容易嘔吐。戴季珊醫師指出,臨床上許多爸爸媽媽會遇到寶寶因為身體不適、食欲降低,好不容易餵了些奶水或食物,卻又因為咳嗽全部吐了出來。因此,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時,為避免嘔吐,建議方法如下:

  • 少量多餐。
  • 若是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溫熱軟糊、易消化的食物,可舒緩胃部不適,改善嘔吐。
  • 餵食前30分鐘可先「拍痰」1015分鐘,讓寶寶先將痰液咳出或吞下肚,待情緒和緩後再進行餵食,可減少痰液誘發咳嗽與嘔吐的狀況。 

POINT拍痰視狀況

戴季珊醫師表示,部分的寶寶會抗拒拍痰這個動作,寶寶情緒激動易導致細支氣管更加緊縮,因此並不建議每個寶寶都需要拍痰。提醒爸爸媽媽,若拍完痰後寶寶的情緒難以平復,或是加重呼吸易喘的情況,則「不要強制拍痰」!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指疼痛有好幾個月了,根據專家的建議,手指必須戴上固定的輔具讓手指不要亂動,才能逐漸好轉。
看診的時候,小朋友或是家長都會很關心的詢問:陳醫師你的手指怎麼了,聽了真的很窩心也很感動。我的患者與家長會主動關心我的手指怎麼了,我覺得,小朋友與家長把我當朋友或家人。我很開心。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氣一轉變,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就接連報到?專家表示,上述症狀並非身體對某種抗原產生過敏反應釀禍,而是因溫差太大,對鼻黏膜過度刺激的「溫差型過敏」所致。建議有這類困擾的朋友,想要改善上述症狀,除了外出時注意保暖外;日常生活謹記5保養秘訣,更是幫助預防不適上身的不二法則!

一變天就打噴嚏、流鼻水 恐是「溫差型過敏」上身

究竟什麼是「溫差型過敏」,與過敏性鼻炎有何不同呢?日本知名醫學博士、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福永篤志在其著作《樂活氣象醫學全書:日本第一腦科醫師氣象士,教你正確防病,四季健康》一書中提到,正確來說「溫差型過敏」在醫學上的正式病名為「血管運動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指的是由於環境冷熱溫差過大,造成鼻子刺激所引起的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等症狀。

譬如,當我們突然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室外時,由於鼻子吸進去的是溫度驟降的冷空氣,鼻黏膜在受到冷空氣的刺激下,黏膜下的血管會異常收縮、擴張;在此過程中人體中的水份便會從血液穿過血管壁化為鼻水排出體外,也就導致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發生。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