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今年衛教週報指出,兒童過敏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罹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另外,根據前幾年北市衛生局委託市立聯合醫院研究顯示,針對兒童常見的過敏原篩檢發現,食物過敏原的四大食物,分別是螃蟹、蛋白、牛奶及蝦子。過敏兒人數每年都在增加,也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過敏體質與日常吃的食物有密切的關聯,因此,了解飲食與過敏的關連性並進一步預防過敏體質的產生,是相當重要的。
何謂過敏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國樑表示,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過敏原)的過度反應的情形;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為了保護身體,會在外來物侵入時產生一個發炎的反應,對不會過敏的一般人而來說,這個反應不會對身體正常的組織產生傷害,但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身體的組織反而成為發炎反應的另一個目標,這就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狀態,也因此引發過敏性疾病。
過敏與先天的體質有關,父或母本身有過敏體質者,新生嬰兒約有高達三分之二的機會也會出現過敏體質,另外,若是嬰兒在6個月前過早接觸副食品也容易產生過敏體質。
與食物有密切關係的過敏性疾病
過敏所引起的疾病相當多種,包括: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蕁麻疹、接觸性過敏、蚊蟲叮咬過敏以及藥物過敏等等都是,其中與食物關係最密切的過敏性疾病則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食物過敏、蕁麻疹,而過敏性氣喘則有部份是由冰冷食物引發。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在臺灣以海鮮最為常見,根據前述的研究調查造成過敏的四大食物之中,就包含了螃蟹、蝦子兩種帶殼海鮮。在臺灣大多數在吃了海鮮之後會過敏的人,可能是因為所吃的海鮮已經不新鮮了,含有太多細菌分解所產生的組織胺,加上天生比較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以致吃了魚類,即使是現撈的新鮮魚,也會因為少量的組織胺而引起過敏,並非真的對海鮮過敏。
新生兒牛奶過敏也是很常見的食物過敏,牛奶中的奶蛋白的確蠻容易造成小寶寶過敏,江國樑醫師表示,新生兒牛奶過敏是新生兒喝了牛奶後發生軀幹或全身起紅疹子,輕微的症狀會在寶寶臉部出現小小的紅點或是一塊區域的紅點,若是情況嚴重則會蔓延整臉,讓寶寶的臉看起來紅通通的,或是演變成更嚴重的脂漏性皮膚炎或異位性皮膚炎,會讓寶寶覺得很癢想要一直抓。
除了皮膚紅疹之外,牛奶過敏也有可能造成腹瀉、嘔吐、腹脹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不會一喝完牛奶就馬上發生,有的會在當天稍晚發生,有的甚至會延遲至1至2週才出現過敏症狀。
另外,花生過敏則是在歐美比較常見,有些人吃了花生會產生過敏症狀,有的嚴重的甚至會發生過敏性的休克,雖然花生過敏較少發生在國內的兒童,但是現在愈來愈多混血兒,還是有可能發生。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指乾燥、容易發癢會有鱗屑的皮膚,通常會發生在膝部與肘部。異位性皮膚炎較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甲殼類(例如:蝦、蟹)、核果類(例如:核桃、杏仁、果乾)、巧克力與加工食品(例如:蜜餞、金針、糖果)等。加工食品會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原因是,許多加工食品內添加了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這兩項物質,會引發過敏。此外,也有部分的人吃了牛奶、蛋、花生會引發異位性皮膚炎。
蕁麻疹
蕁麻疹是指四肢軀幹或是全身皮膚突然冒出許多一塊塊粉紅色劇癢且類似蚊蟲咬傷的疹子。誘發蕁麻疹的物質很多,有病毒、藥物以及食物,由食物引發的蕁麻疹發作的時間會很迅速,就是吃下某項食物馬上就皮膚發疹,因此需要避開會誘發此症狀的食物,誘發蕁麻疹的食物與上述的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食物大致相同。
過敏性氣喘
引起氣喘的過敏原相當多,食物方面比較少被提及,但也有一些研究顯示,吃到冰冷的食物、冰水或是冰也有可能會引發氣喘。
對抗食物過敏的小撇步
要預防過敏疾病的產生,從寶寶在媽咪肚子中開始就可以盡量避開過敏食物,等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盡量避免接觸會引發過敏的食物,食物是一個可以很好自我控制的過敏原,因此原本就有過敏家族史的媽咪,最好從懷孕時就避免接觸過敏原。
方法1:孕媽咪的飲食守則
為了減低寶寶過敏的機率,不論孕婦本身是否為過敏體質,都要盡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本身就有過敏體質的懷孕媽咪更需要在懷孕4個月就開始避免接觸可能引發過敏性疾病的食物),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甲殼類、核果類、巧克力與加工食品等;江國樑醫師表示,避開這些食物可減低寶寶得到異位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的機會。
方法2:餵哺母乳媽咪的飲食守則
有研究顯示,寶寶喝母乳的時間愈長,可減低其過敏體質的機會,但是有一些媽咪是餵哺全母乳,寶寶還是出現皮膚過敏的症狀,這讓媽咪們很疑惑?
原因還是跟媽咪吃的食物有關,因為曾經有研究發現在母乳中檢測出有過敏的物質,這跟哺乳媽媽吃了很多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有關;媽咪吃的食物是會轉化成母乳讓寶寶吸收的,所以若在餵哺寶寶母乳期間媽咪吃了大量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還是會影響寶寶。
建議寶寶在一歲以前,餵哺母乳的媽咪儘可能避開一些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例如:帶殼的海鮮類,帶殼的乾果類如花生、瓜子、核果等,有毛絨絨表皮的水果如奇異果、蕃茄等,如果媽咪知道自己對蛋白或是牛奶過敏也要避開,這樣才不會引發寶寶的過敏。
方法3:過敏高危險群寶寶出生後的飲食
寶寶在嬰兒時期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母奶或是嬰兒配方奶,江國樑醫師表示,為了減低寶寶過敏的機會,建議媽咪餵哺母乳,而且最好餵哺6個月以上。有的媽咪則是無法餵哺母乳就改以嬰兒配方奶代替,嬰兒配方奶大多都是由牛奶調製而成,由於嬰兒的腸胃道黏膜之保護功能尚未發展完全,因此有些寶寶容易發生新生兒牛奶過敏的症狀。
為了避免發生新生兒牛奶過敏的情形,尤其是針對過敏高危險群的寶寶,建議使用所含分子較小,較不容易引發過敏的水解蛋白嬰兒奶粉餵食,此外,現在還有另一種氨基酸奶粉,也是適用於過敏高危險群寶寶。另外有極少數嬰幼兒(約百分之零點五)即使媽咪避開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仍會對母奶有嚴重過敏,這些寶寶也是適用上述的兩種奶粉來緩解過敏症狀。
方法4:添加副食品注意事項
寶寶漸漸長大,大約在寶寶4個月大左右就開始進入添加副食品階段,不過如果家中有過敏家族史,也就是父母都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將添加副食品的時間延後到6個月大,但不要晚於6個月,因為太晚添加副食品寶寶的營養會不足。衛生署建議,避免過敏寶寶產生,應該要避免過早添加含蛋或小麥的副食品、對麩質過敏的人應避免攝取小麥、裸麥、燕麥等穀類。
這個階段寶寶要接觸多元的食物來增加營養,但也因為會開始給寶寶很多不同種類的食物,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對每種食物的反應也不同,也許有的寶寶對海鮮過敏、有的對蛋過敏或是有的對黃豆過敏等等都不一定,在不清楚寶寶可能對哪些食物過敏的狀況下,添加副食品是有方法的,原則是一天給一個種類的食物來測試,而不要多種食物混合,這樣一次給一種食物,才能確認寶寶對這種食物是否會過敏。
在添加副食品時,慢慢會加入各式各樣的粥類,像是排骨粥或是海鮮粥。有些寶寶對於帶殼海鮮像是螃蟹、蝦子、蚌類會過敏,也有些則是對魚肉過敏,不過這些都是要寶寶吃過之後看反應才會知道;並不是每個寶寶都對帶殼海鮮過敏,所以要煮海鮮粥給寶寶吃,也最好一次只放一種海鮮,這樣較能確認寶寶到底有沒有對哪種海鮮過敏。
蛋白也是容易引發寶寶過敏的食物,所以在添加蛋類時,可以先給寶寶試試蛋黃,如果寶寶吃蛋黃沒有發生過敏現象就可以再試蛋白,蛋白的添加時程可以往後延一點。
方法5:一歲以下少碰巧克力
建議一歲以下的寶寶不要吃巧克力,因為製造巧克力的原料之一可可豆屬於帶殼的乾果類,是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而製作巧克力的另一個原料牛奶也是個易過敏源,所以寶寶還是年紀大一點再接觸。
方法6:注意含蛋食品
有些寶寶對蛋過敏,家長會避免讓寶寶吃到蛋,不過還是有很多食物中含有蛋只不過外觀看不出來,像是幼兒愛吃的冰淇淋、餅乾以及一些義大利麵等食品中會添加蛋的成份去製做,家長必需謹慎檢視這些食品。
方法7:少吃加工或生冷食物
色素、防腐劑、香料、人工甘味劑等添加物都有誘發過敏的可能,另外,有不少加工食品含有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這兩項物質,也會引發過敏,所以要少吃加工食品。此外,江國樑醫師也建議不要吃標示不明的食品,因為標示不明的食品也有可能含有許多引發過敏的物質,沒有標示出來吃了更不安心。
而國內的確有些氣喘病患與冰冷的食物有關聯性,因此若有氣喘的體質,應盡量少吃例如西瓜、梨子、柳丁、大白菜、白蘿蔔等生冷的食物。而含有omega-6脂肪酸的油類也會增加過敏發生,所以盡量少用含有omega-6脂肪酸的玉米油、花生油、紅花米仔油等油品。
方法8:避免再次食用曾經引起過敏的食物
避免再次食用曾經引起過敏的食物是避免食物過敏最有效而且簡單的方法。同時,最好是在發生過敏的現象之後再嘗試一、二次,以確認是否真的是因為該種食物所導致的過敏現象,也可以到醫院請醫師針對某些可疑的食物做過敏原篩檢或食物激發試驗。但是要注意可能會有偏食和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發生,影響未來的生長發育,所以要針對確定過敏的食物,才需遠離該種食物。
多吃可降低過敏的營養素
江國樑醫師表示,有不少研究顯示,多攝取含有維他命C、維他命E、β胡蘿蔔素與omega-3脂肪酸等食物可以降低過敏的發生。所以建議平常多攝取新鮮的蔬果類,像是含維他命C豐富的柑橘類水果以及檸檬等,含β胡蘿蔔素豐富的紅蘿蔔、紅椒與深色蔬菜等。而omega-3脂肪酸則在鮭魚、沙丁魚、鱈魚中含量豐富,也可在用油時選用含omega-3脂肪酸的芥花油、大豆油等。此外,蛋白質的攝取也很重要,可攝取新鮮的魚肉、雞肉等。
江國樑醫師表示,益生菌與益菌生也對降低過敏有幫助。益生菌常見的有乳酸菌與比菲德氏菌,像是優酪乳、優格、養樂多中就含有乳酸菌,但這些飲品的乳酸菌屬於活菌,一歲以下的寶寶因為腸胃道尚未發育完全、容易過敏以及抵抗力較弱,所以建議一歲以上的寶寶再開始接觸較佳;而比菲德氏菌則在某些飲品中有添加;至於益菌生(幫助有益的細菌生長)較常見的為含果寡糖豐富的蔬果如:香蕉、胡蘿蔔、蘆筍、洋蔥等,在大豆中亦含有部分寡糖。
除了食物之外,環境、陽光、藥物、植物等也是造成過敏的原因,想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必須到醫院去做詳細檢測,了解自己的過敏原,進而有效避免與過敏原的接觸,將過敏傷害減到最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