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轉換、溫差明顯,若不注意,寶寶很容易因感冒而併發中耳炎。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蕭建洲表示,中耳炎是造成兒童聽力損失的常見原因,卻很容易受到忽略。
衛生署統計,0到4歲幼兒平均80%在3歲前罹患過中耳炎。98至100年間0到4歲幼兒中耳炎就診人數上升1萬3454人,就診率攀升1.17倍,平均每年新增6700名幼兒遭中耳炎感染,幾乎已成幼兒國民病。
醫師解釋,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加上耳咽管比成人短且呈水平走向,咽喉病毒或細菌容易逆行到中耳腔而引起發炎。
嬰幼兒若罹患中耳炎,經診治大多可痊癒,但中耳炎若未治療,可能有嚴重併發症及後遺症。尤其嬰幼兒,嚴重中耳炎會出現化膿或積液,必要時可能需手術引出膿液。若反覆感染,易影響幼童聽力,使聽力終身受損。幼兒罹患中耳炎復發率高50%以上,不可不慎。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寶寶的家長們,如果發現寶寶喝奶嘔吐,或拉肚子,都會很擔心孩子是不是感染腸胃炎?造成嬰幼兒嘔吐原因很多,對食物過敏,腸阻塞,感冒或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幼兒嘔吐。
嬰幼兒腸胃炎症狀及注意
1.症狀表現:症狀是嘔吐拉肚子,有時候會發燒,有可能是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引起。
2.區別病因:如果是感冒所引起的腸胃炎,通常24到48小時都會自行康復;若是細菌引起的腸胃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越來越熱,人體的舒適度會下降,成人尚且覺得難以忍受,更何況剛出世不久的寶寶呢?寶寶如何安全度夏,有哪些需要父母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來關心。
一、寶寶夏季易患的疾病
1、蚊蟲叮咬傳染:
由於寶寶的皮膚細嫩,容易招蚊蟲叮咬,這不僅會乾擾寶寶的休息,還會傳染瘧疾、乙型腦炎等疾病。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歲大的小男生,出生後健康尚可,未曾有過明顯的高燒疾病,預防注射及常規健康檢查都按照固定的時間就診。最近三日卻發高燒,胃口不好、吃不下什麼東西,因 此活動力稍差。前兩天,已經分別給兩位醫師瞧過,認為可能是感冒,開了一些退燒以及開胃的藥。此外,在醫師叮嚀下,若仍然高燒不退、或有新的不舒服症狀, 如嘔吐、呼吸困難、抽筋等,應迅速就醫。而在今日,寶寶身體的軀幹上、頸部、甚至額頭都看到有一些細細顆粒狀的疹子,小寶的發燒似乎有些下降,並沒有其它 相關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是好?許多關切孩子健康而心情焦慮的父母們在不了解的情形下,著急的帶小寶貝來看醫生。事實上,這就是嬰兒的玫瑰疹。
什麼是玫瑰疹(嬰兒玫塊疹)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最常見。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但是小至兩、三個月,大至兩、三歲的小朋友也都仍有可能會得到玫瑰疹。
玫瑰疹是常見的一種幼兒良性感染疾病,會出現發高燒,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通常持續3.或4天。當高燒的時候,除 了兩個小臉頰會燒得紅紅的以外,小寶寶的胃口、活動力也都還好,也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之類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檢查起來沒有明顯的特徵,這種病最大 的特性就是當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時,往往也就是發燒漸退時,該病快到尾聲的預告,有時有於個人體質的關係而因高燒發生抽筋,但不必驚慌,因為這是良 性的抽筋。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家有氣喘兒的媽媽來說,通常孩子一咳,媽媽通常恨不得能自己替代孩子,照顧的身心壓力很大!為了減輕氣喘兒家長的壓力,國內醫界推出第一本針氣喘兒所製作的衛教漫畫,歡迎索取!
氣喘兒與父母衛教照護」調查,氣喘兒童的照護者超過8成都是母親,而氣喘兒的媽媽在接受氣喘衛教資訊後,孩童急診率降低了2.5倍,藥物認知度提高4成多,回診順從性則提高2成2,服藥順從性及肺活量功能都明顯提高。
家有3個寶貝孩子的全職媽媽張小姐說,家裡孩子3個都有氣喘,她深深了解照顧的那種壓力,也表示氣喘兒家長最需要吸收的資訊就是如何預防、如何在生活上照顧氣喘的孩童。
為了減輕氣喘兒家長的壓力,國內醫界推出第一本針氣喘兒所製作的衛教漫畫,以超級英雄在人體內的大冒險為主軸,描述氣喘發生的原因、誘發因子及症狀。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牛奶過敏的小孩也可能對學校環境產生過敏反應?西班牙一項研究發現,很多無灰粉筆含有「酪蛋白」成份,對牛奶過敏的孩子一旦接觸這種產品,或酪蛋白飄散在空氣中,就可能誘發過敏反應。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五月號的「過敏、氣喘與免疫學年鑑」期刊。
酪蛋白是一種牛奶蛋白,不少標榜無灰、粉筆灰較少的粉筆都帶有酪蛋白。過敏兒如果吸入這些含酪蛋白的粉筆灰顆粒,就可能誘發嚴重氣喘或其他呼吸道過敏症。
研究首席作者卡洛斯‧拉爾拉曼地表示,使用標榜無灰、少灰的粉筆時,還是可能釋出一些粉筆灰,這些微小顆粒飄浮在空氣中,對牛奶過敏的小孩一吸進去,就容易誘發咳嗽、喘鳴、呼吸急促等過敏症狀,有時也會造成鼻塞、打噴嚏、鼻水流不停。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一名九歲男童,清晨起床鼻子癢鼻水直流,還狂打噴嚏,媽媽以為感冒,帶往診所拿藥,吃藥後卻沒有完全根治,天天鼻子不舒服,精神無法集中,發現原來不是感冒,而是過敏體質,每天清晨的抗戰是過敏性鼻炎所引發的症狀
很多孩童在清晨或季節變化時,容易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又或是會有陣發性呼吸急促或喘鳴,這些症狀看似感冒,但其實潛藏著過敏體質,約四成孩童存有過敏體質,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居多。最近一名九歲男童,每天清晨起床就得跟鼻子抗戰,不是鼻子癢、鼻水直流,就是狂打噴嚏,初期媽媽以為是感冒,吃藥後沒有完全根治,進一步檢查,發現男童有過敏體質,每天清晨的抗戰是過敏性鼻炎所引發的症狀。
根據統計,小兒過敏疾病與遺傳有相當大的關聯,不論父母是否過敏體質,生下過敏寶寶的機率已高達一半,確認孩童過敏原,能相對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氣喘及過敏性鼻炎患者有五成到七成,會併發鼻竇炎,如果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還會加重氣喘嚴重度,容易造成孩子白天精神不濟、嗜睡,甚至會引響日常生活,造成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台灣常見的過敏原有家塵、塵蹣、蟑螂、貓、狗、鳥類等寵物及黴菌等,都可透過居家環境整潔改善。一般感冒三五天即可痊癒,如果是過敏性流鼻水、打噴嚏或是氣喘咳嗽,則會持續一兩週,提醒家長注意,別以為寶貝流鼻水打噴嚏就是感冒。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分孩童在清晨或是季節變化時容易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或是會有陣發性呼吸急促或喘鳴,這些症狀看似感冒,但其實潛藏著過敏體質;豐原醫院小兒科於兒童義診活動中,發現約有4成孩童存有過敏體質,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居多。
常見的過敏疾病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都和過敏體質有密切關係,不同的過敏也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過敏性結膜炎會眼睛癢、紅眼睛。過敏性鼻炎會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特別是在早晨或季節變化的時候;異位性皮膚炎則會有濕疹,特別是在頭、臉、軀幹、四肢關節附近;氣喘,陣發性的呼吸急促或喘鳴等,若家中孩童經常出現以上症狀時,幾乎可以確定就是有過敏體質。
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50%至70%會併發鼻竇炎,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還會加重氣喘的嚴重度,容易造成孩子白天精神不濟、嗜睡,甚至會引響日常生活,造成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台灣常見的過敏原有家塵、塵蹣、蟑螂、貓、狗、鳥類等寵物及黴菌等,這些皆可透過居家環境整潔來改善。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天出生的孩童較易得到氣喘!國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十月出生的孩童氣喘比例高,與其他時期出生的孩童相比,得到氣喘的風險高出一.三倍;反觀五月出生的學童氣喘比例最低,比其他孩童氣喘風險少了二、三成。
醫師認為,過往研究顯示,過敏指數高的媽媽對孩童過敏的影響多過於父親。秋天氣候潮濕,是塵蟎大量繁殖的季節,預產期在秋天的孕婦,懷孕期間應減少接觸塵蟎過敏原;另牛奶、螃蟹、蝦子、蛋等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也應盡量避免。
高雄長庚發表「出生月分與學齡兒童氣喘關聯分析」研究,這項研究係透過健保二○一○年資料庫,分析一○五四八三例七至十五歲國小、國中學童的出生月和氣喘的關聯。
結果發現,五月出生的學童過敏性氣喘盛行率最低為七.二一%;十月出生者盛行率達十.五九%最高;八月、九月及十一月出生學童約為九%。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評量骨鬆風險時,是否服用類固醇藥物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因為使用類固醇的常見副作用,就是罹患骨質疏鬆症。初步估計,全台約有超過一萬人因長期使用類固醇而成為骨鬆的高危險群,包括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患者。
高雄長庚醫院免疫風濕科指出,使用類固醇6個月以上的患者,約有五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症。一般而言,停經後婦女骨質密度降低一個標準差,會使骨折的危險性增加為2倍,但對長期類固醇使用者而言,同樣程度骨密度的減低卻可能造成骨折危險性增加為2到6倍。
針對類固醇引起的骨質疏鬆症預防及治療,可從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兩方面著手。藥物治療方式建議盡量簡化,才能持續治療成果;另外,飲食中除增加鈣質補充外,也要重視維生素D的攝取,同時輔以適當規律的負重運動,可有助降低骨質流失。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