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寶寶衣食住行 (1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孩子2、3天未排便是便祕了嗎?」、「想要讓寶貝排便更順暢,哺乳媽咪多吃優格有幫助嗎?」、「吃蘋果泥、喝葡萄糖水有助解便祕嗎?」,相信上述問題是不少新手爸媽常見的疑問!究竟何謂小兒便祕、Baby的糞便又該呈現什麼狀態才正常?且聽專業兒科醫師怎麼說!

 

嬰幼兒糞便型態變化多 排便天數非便祕診斷關鍵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輩認為想抱就抱會讓孩子變得黏人、不獨立,鬆緊之間常讓家長不知如何拿捏。

 

想抱就抱會慣壞孩子?

 

0~1歲是建立寶寶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較穩定,也比較願意向外探索,然而,給予嬰幼兒安全感的方法包含規律的作息與總是適時給予寶寶回應、滿足他的需求,因此孩子想抱抱就給他擁抱也成了方法之一。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的頭皮能幫助頭髮生長,而正確的清潔是打造健康頭皮的第一步。寶寶因新陳代謝較快、體溫較高的特性,比成人怕熱、容易出汗,頭皮的皮脂腺分泌也較旺盛,所以更應重視正確的清洗方式與洗髮乳的選用。

 

頭皮護理易忽略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誘發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時,臨床上並無任何藥物可縮短病程,只能透過其他物理方式舒緩寶寶不適。因此,除了預防感染之外,懂得如何幫助寶寶渡過長達兩週的非常時期,是急性細支氣管炎發作時的必經之路。

正確照護.陪伴寶寶渡過非常時期

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最主要的原因為:「嬰幼兒細支氣管發育尚未成熟而呼吸道遭受病毒感染。」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急性細支氣管炎的病程較感冒長,通常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夠改善,而完全復原則需長達兩週。目前無法透過藥物達到治癒或縮短病程,只能仰賴寶寶免疫系統的努力與照顧者的照護,減緩不適之症,讓寶寶順利渡過病程。 

1.減緩嘔吐

嬰幼兒常因痰液變多而誘發喉頭咳嗽反應,造成腹壓增加,便容易嘔吐。戴季珊醫師指出,臨床上許多爸爸媽媽會遇到寶寶因為身體不適、食欲降低,好不容易餵了些奶水或食物,卻又因為咳嗽全部吐了出來。因此,急性細支氣管發炎時,為避免嘔吐,建議方法如下:

  • 少量多餐。
  • 若是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溫熱軟糊、易消化的食物,可舒緩胃部不適,改善嘔吐。
  • 餵食前30分鐘可先「拍痰」1015分鐘,讓寶寶先將痰液咳出或吞下肚,待情緒和緩後再進行餵食,可減少痰液誘發咳嗽與嘔吐的狀況。 

POINT拍痰視狀況

戴季珊醫師表示,部分的寶寶會抗拒拍痰這個動作,寶寶情緒激動易導致細支氣管更加緊縮,因此並不建議每個寶寶都需要拍痰。提醒爸爸媽媽,若拍完痰後寶寶的情緒難以平復,或是加重呼吸易喘的情況,則「不要強制拍痰」!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經常哭鬧不休,恐怕是最考驗新手爸媽耐心的時候了!其實,寶寶每個階段的哭鬧各有不同原因,滿月前通常是肚子餓、尿布濕、想睡;隨著成長,哭鬧也成為寶寶表達感受的方式。大部分的哭鬧可分為生理面與心理面兩大因素。

【生理面】

寶寶哭泣通常是由於生理需求或身體不適,大部分可歸納以下6點原因:

1.肚子餓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人的孩子10個月大就會叫爸爸、媽媽,為什麼我的孩子1歲多了,還沒開口說話呢?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互動、社交重要的橋樑,也因此寶寶若遲遲未有語言能力的表現,爸爸媽媽千萬不能輕忽。

寶寶開始發出咿呀咿呀的聲音階段,稱為牙牙學語期,經過感官功能接受外在刺激所累積的經驗與認知,以及臉部神經、肌肉、舌頭靈活度等功能成熟運作,能夠逐漸「說」出具有意義的單字。語言發展可能受生理、心理狀態、外在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若擔心寶寶在語言能力發展是否慢了,爸爸媽媽更要尋求正確的資源管道,引導孩子步入正軌。

何謂發展遲緩?

發展是指一個人在認知、語言、溝通、情緒、社會適應等各方面進步、成熟的變化過程。一般而言,內在的生理發育(身高、體重、各器官等)以及外在環境刺激(聲音輸入、經驗學習等),都是影響孩子發展的因素,但是每個孩子成長的軌跡,順序與速度並不完全相同,因此,發展遲緩的定義是指,未滿6歲的孩子與絕大部分同齡孩子相較,有明顯落後或異常的現象,例如:動作、認知、語言溝通、社會情緒等方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約為6%~8%。 

認識語言發展

詞彙、語法、語意、語用與發音為構成語言的5大要素,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語言治療師張綺芬表示,聽覺是聲音的輸入,說話則是聲音的輸出,對寶寶來說,開始出現呢喃、咿咿呀呀聲音的時期,便是他開始試著模仿照顧者的聲音、話語以及神情等結合的反應。直至寶寶大腦累積的認知經驗與口部的神經、肌肉、舌頭靈活度等能力並進與運用,說出口的「話」便會從牙牙學語進步到單一詞彙、字句結合,直至與成人相近的語言能力。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哮吼」是常見的嬰幼兒病症,狗吠般咳嗽聲、呼吸急促等是明顯特徵。哮吼症的病況可大可小,但若沒及時掌握黃金治療時機,將可能危及寶寶性命!

常見案例:「寶寶白天只有輕微咳嗽,本來睡前還好好的,半夜突然且連續劇烈地咳嗽,卻又咳不出東西,而咳嗽聲愈來愈低沉,變成狗吠般沙啞的聲音,甚至沒辦法發聲,好像有濃痰積在喉嚨中或異物卡在氣道中。最後,因為寶寶不斷地咳嗽而無法入睡,著急的父母只好把寶寶抱到小兒科急診室就診。」

認識「哮吼」

萬芳醫院小兒科急診專任主治醫師王聖儒表示,上述案例是在小兒科急診室中最常見的嬰幼兒「哮吼症」主訴。他說明,哮吼的正確學名為「喉氣管支氣管炎」,即是聲門下方部位遭受病毒或細菌的感染,進而發炎、水腫,造成上呼吸道阻塞的現象。

臨床表現

以王聖儒醫師的經驗觀察到,若嬰幼兒罹患哮吼症,大約一半的病例會發燒,同時喉嚨相關部位會發出特別異常的聲音;如果病況較嚴重,甚至會促使其呼吸道衰竭或完全阻塞,危及性命而需要急救!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流鼻水,父母就心慌,認為感冒了;流鼻涕的時間一久,更擔心是否為過敏性鼻炎?面對寶寶流鼻涕,父母應關心哪些問題?

只要寶寶的鼻翼一抽動,幾聲哈啾後,鼻水流出,父母的擔心就開始了,認為寶寶感冒了;當鼻水變為又黃又濃的鼻涕,更是煩惱是否病情變得嚴重?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過敏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以「打仗後的殘骸」形容鼻涕,約略可知鼻涕的角色。

 

鼻涕與鼻塞

流鼻水或鼻涕是感冒的常見症狀,陳俊仁醫師指出,這是因為鼻腔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經由飛沫傳染的病菌就是從鼻腔開始侵門踏戶,平時,鼻腔內有鼻毛過濾空氣中的灰塵、病菌,但是當鼻腔受到病菌入侵或過敏原的刺激,會使發炎細胞浸潤、黏膜細胞壞死,因而釋放一些細胞激素等發炎物質,這些細胞與病菌的殘骸,以及分泌出的物質,混合而成為「鼻涕」。

他補充,有感冒症狀時,發炎反應也使得鼻腔內黏膜腫脹,再加上鼻涕就會造成了鼻塞。鼻塞是不是需要處理?「要看是否因此影響寶寶的食欲與睡眠而定」。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疼寶寶總是漲紅著臉、不斷哭鬧卻還是無法順利解便時的困境嗎?專業醫師表示,從奶粉調配比例、副食品內容、多喝水,再搭配腹部按摩、刺激肛門口等物理方式,多能改善及舒緩寶寶便祕的狀況喔!

新生兒時期的排便常態

寶寶剛出生時,大便次數多達10幾次並呈稀水狀是正常狀態,但因為全母乳、配方奶或混合哺餵不同,大便的顏色、形狀、次數也不盡相同,因此了解新生兒正確排便常態,能降低爸爸媽媽們不必要的擔憂。

1.全母乳寶寶

因為母乳好吸收、易消化的特性,寶寶一天大便次數可多達10次以上,而最初形狀為稀水且顏色呈金黃色,約3週至近滿月大之後,大便形狀才會開始成形,最特別的是,此階段可能出現10至14天才排便的情形,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慧文表示,只要寶寶的食欲、活力、體重維持在一般的狀態,並無合併其他不適症,而且大便仍然呈現軟糊狀,則不需要過於擔心。

2.配方奶寶寶

配方奶是依照母乳成分調配製成,相較於母乳,其吸收、消化較不完全,因此寶寶一天大便次數僅1至3次,也較快成形。另外,配方奶因為添加較多鐵質,經過膽汁代謝後,大便顏色相對較深且多呈墨綠色。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覺醒來,突然發現寶寶發燒了,許多新手爸媽手足無措,趕快幫孩子用衣物包裹地密不透風,驅車直奔醫院,就怕發燒太久會燒壞腦袋!不過,除了趕快送醫是正確的方式之外,穿厚重衣物的舉動和擔心燒壞腦袋的想法,卻讓兒科醫師聽了猛搖頭嘆息!

 

疑問1/發燒太久會燒壞腦袋?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尿布疹,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曾發生過的問題,總是讓父母心煩不已。為了減少尿布疹的發生,選擇一款「好的紙尿褲」,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尿布疹,通常是指「在嬰兒小屁屁出現的紅疹」,起因來自於長時間包覆尿布而刺激臀部肌膚所導致。因此,除了保持肌膚的潔淨乾爽外,為寶寶慎選適合的紙尿褲,可說是父母照護寶寶的首要課題。

 

兒科醫師解惑:尿布疹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寶寶開始萌牙時,就要準備替寶寶進行口腔清潔,才能顧好寶寶牙齒健康。花栗鼠兒童牙醫診所院長郭師甄表示,口腔清潔不僅是刷牙就好,而是要正確的潔牙,透過牙刷及牙線來清除齒垢,並維持良好飲食習慣,才能避免早發性幼兒齲齒(奶瓶性蛀牙)的發生。

 

 

何謂奶瓶性蛀牙?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規劃,未滿7歲的嬰幼兒享有7次免費健康檢查,其中,未滿1歲6個月可進行4次,提醒父母,定期帶寶寶去醫療院所接受健康檢查,
掌握寶寶的生長與心智發展狀況,若有問題,可及早發現並處置,不致錯過發展的黃金期。

 

寶寶出生後即領有《兒童健康手冊》,編碼第一頁即為「兒童預防保健補助時程及服務項目」,除了出生6天內的新生兒健康檢查是在嬰兒房進行,其餘7次都需要父母按時程定期帶寶寶到醫療院所接受免費健康檢查(需要支付掛號費)。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越來越炎熱,寶寶包著尿布十分濕熱難耐,這時候只要等到寶寶準備好以後,就是戒尿布的最佳時機。然而,怎樣才算是準備好了呢?

 

 

戒尿布時間

究竟該何時戒尿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總結來說,最適合的時間點落在1歲半至4歲之間,徐碩澤醫師建議,大約2歲至2歲半就可以考慮開始訓練孩子戒尿布,因為這時候的孩子可能開始對於坐馬桶有興趣,知道馬桶的概念與意義,也比較能夠清楚表達意願及想法,在想上廁所時能夠提前告訴家長。每位孩子有不同的步調,不用強迫孩子在何時就務必要戒尿布,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學習坐馬桶,等小朋友準備好自然就可以戒掉。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到底需不需要喝水,著實讓新手爸媽傷透腦筋。有人說:「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但長輩卻說:「嬰兒要喝點水才能退胎毒」,為了寶寶到底要不要喝水,還差點引發婆媳大戰,究竟怎麼做對寶寶才最好,讓醫師來說明。

 

6個月以下寶寶腎臟功能未發育完全 可以喝水嗎?

針對兩代之間育兒觀念不同,上一代父母在照顧嬰幼兒時,習慣給嬰兒喝葡萄糖水或紅嬰水,不過兒科沈長青醫師表示,一般來說,6個月以下的寶寶平時喝的母奶或是配方奶,就已經含有的水分,母奶含有90%以上的水分、配方奶則有85%的水分,這些水分對對寶寶而言已經足夠。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水疹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輕微的口水疹並不會造成寶寶的不適,但若是寶寶因發癢而搔抓出傷口,就容易造成細菌感染。預防口水疹,除了加強皮膚清潔之外,也可透過醫囑使用藥物,給予寶寶最適當的治療。

 

寶寶唾液特別多?

唾液的分泌,主要是透過大腦皮層的控制,像是年齡、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等都會影響其分泌。正值快速成長的嬰兒時期,從出生至5個月左右,開始學習吸吮、吞嚥、咀嚼等動作時,口腔肌肉都不斷地在發育;另一方面吞嚥食物時,也需要分泌唾液來達到潤滑的效果,自然而然唾液的分泌就會開始增加。在牙齒生長的過程中,唾液腺同樣會受到刺激,大量分泌,吸吮奶嘴亦是。此時的寶寶,發育尚未成熟,唇間閉鎖不全、口腔深度尚淺,牙齒也才開始零星冒出,因此無法將分泌較多的唾液完全鎖在嘴裡,而導致唾液容易外流的情形發生。 

唾液是造成口水疹的源頭

口水疹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唾液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較長,而導致唾液中的消化酵素,有機會溶解掉表皮最外層的「角質」所造成的傷害。角質層內的細胞含有角蛋白,有助於減少水分的流失,保持皮膚濕潤。相信大家都有泡澡的經驗,當我們的皮膚浸泡於水中過久,會產生起皺的現象,這也是因為角蛋白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一旦角蛋白受破壞,水分便容易流失,形成皮膚乾燥、發癢、脫屑的現象。無論是成人或是嬰幼兒都會有同樣的影響,但由於寶寶的皮膚較薄,比其他年齡層的人更容易發炎。雖說,口水疹僅為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但如果長期反覆發作、發紅的情形不減反增,又或者是產生變異,父母就要有所警覺,因為當寶寶皮膚的角質層不斷受到破壞,就會變得脆弱,原本輕微的皮膚發炎也可能演變成令人頭痛的過敏性皮膚。 

細菌感染才是問題的開端

口水疹好發於寶寶的下巴,輕微的發紅並不會造成寶寶不適,因此也容易遭到父母的忽視,當角質層不斷受到唾液中的消化酵素溶解,從發紅、脫屑,使寶寶發癢的現象就會陸續發生。當寶寶開始會透過磨蹭這個動作,來舒緩發癢的患處,或者是用手去抓,皮膚就容易出現傷口,細菌感染的問題便接踵而來。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白色念珠菌,此兩種細菌都是皮膚常見的菌種,當數量皆維持在一定的平衡之下時,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但當皮膚出現傷口,容易形成細菌大量孳生,破壞原有的平衡。當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會形成類似金黃色的膿包結痂,當膿包破裂,細菌也會隨膿水傾巢而出,擴大感染的範圍;白色念珠菌就是所謂的黴菌,感染後,皮膚會出現凸起的小紅疹或白色顆粒。趙昭明皮膚科診所趙昭明醫師提醒,輕微的口水疹並不需要用藥,但當發展成細菌感染,就不得不用藥治療。

寶寶口水疹用藥須知

只要父母注意寶寶的皮膚清潔與保養,口水疹是可以根除的。當發現寶寶下巴有輕微的發紅,可定時使用綿布沾清水輕輕擦拭掉嘴邊的唾液,再塗抹顆粒較細的凡士林或乳液,隔絕口水與皮膚的直接接觸,就能輕鬆與口水疹說再見。如須用藥治療的階段,也不用擔心藥膏對寶寶會有不良影響,趙昭明醫師指出,一般外用的類固醇,分為七個等級,用於治療較嚴重的口水疹大多使用藥效最溫和的第七級或第六級,如家中有小哥哥、小姐姐,也不用擔心親吻到塗抹藥膏的患部會產生問題,除類固醇之外,也會適時使用抗生素。塗抹時,必須遵照醫師指示,趙昭明醫師提醒,只需在患部塗上薄薄的一層即可,多塗反而會造成皮膚的負擔。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寶寶細嫩的肌膚出現紅、腫、癢、脫皮等症狀時,相信爸媽們都會相當緊張,但其實寶寶肌膚的屏障,在尚未發展成熟的階段,本來就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刺激,導致發炎現象。一般急性皮膚炎,只要即時接受治療都能夠復原的相當好,但如果出現長時間、反覆性發炎,就必須透過專業醫師鑑別診斷,適當治療,才能還給寶寶幼嫩且健康的肌膚。

 

急性皮膚發炎,因傷口外觀呈紅腫出水狀,而且容易搔癢或刺痛,組織切片有表皮水腫現象,也可稱做「濕疹」;慢性皮膚炎的特徵則是容易反覆發作,皮膚有乾燥、脫屑或苔癬化現象,最常見的就是異位性濕疹,發生原因有很多可分為外因性與內因性,外因性代表受環境刺激、如蚊蟲叮咬、空氣或清潔劑等;內因性則與病人體質有關。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歲前腸胃功能影響一輩子!
寶寶的腸胃結構雖然與大人差不多,但在功能上,其消化吸收能力較不成熟。4~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也等於是訓練寶寶腸胃適應固體食物。到了1歲以上,寶寶的腸胃功能與大人較為接近,就可以吃一些大人的食物。倘若寶寶的腸胃功能不佳,最直接影響的是生長發育狀況,可能導致體重不增、身高也不長,更嚴重者對於神經系統發育也會有不良影響。
神經系統的發展是有時間性的,如果2歲之前發育受限,即便將來再怎麼補救也是無法彌補。因此,2歲前的腸胃功能可是會影響一輩子的唷!

 

 

接下來,針對寶寶常見的5個腸胃問題,進行解說!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擔心孩子吃得不夠營養嗎?尤其4至6歲的幼兒正處於活動量增加的狀態,常常因為貪玩不熱衷進食,加上免疫系統尚未健全,若不小心把玩具塞入口,就很容易感染疾病;營養師黃瑞培指出,幼兒時期的飲食衛生和營養,對於未來成長相當重要,因此應從小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幼兒每天兩杯牛奶 補充足夠蛋白質
家長應教導孩子正確的用餐方式外,也可做好孩子餐點分配原則;黃瑞培營養師說,包括定時、定量,讓孩子規律進食,食物上應注重質,建議每天最好喝兩杯牛奶或是豆漿(一杯=240cc),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鈣質等營養。然而因幼兒的胃容量較小,可將每日所需的營養素盡量平均分配在三餐,再搭配一至兩次的點心即可。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中有新生兒,不少家長只想給他最好的產品,甚至特別去購買嬰兒用沐浴乳,有的甚至宣稱使用後無需沖水,看在皮膚科醫師眼裡卻是直搖頭,醫師強調,泡泡浴之所以出現泡泡,就是含有「清潔類界面活性劑」,若是停留在皮膚過久,只會對寶寶脆弱的肌膚有害無益。

台大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說,這些泡泡浴之所以會產生泡泡,主要就是其中有「清潔類界面活性劑」,小寶寶的肌膚還很脆弱,根本無法讓這些活性劑停留在皮膚上太久。

曾有1個媽媽帶著2、3個月大的寶寶前來求診,因聽信產品上說「泡了也不用沖水」的沐浴用品,就讓寶寶一直坐在浴盆裡,結果在屁股、手腳皺褶處,出現紅腫過敏的現象,這才知道是這些泡泡留在皮膚上,讓寶寶過敏,經過擦藥後才好轉。

邱品齊說,大人在洗手、洗澡時不會想要把泡泡留在手上身上太久,也一定會用清水沖洗乾淨,這樣的道理當然同樣適用在寶寶身上,尤其小朋友洗泡泡浴的時間常常過久,角質層的保護力隨著時間降低,若是沐浴品中又有一堆不明成分加上界面活性劑,對於小嬰兒幼嫩脆弱的皮膚來說更是一大傷害。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