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寶寶衣食住行 (1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哺乳期的寶寶,最長可以持續喝奶至2歲大,然而也有少部份寶寶,長到三個月大時,卻突然開始討厭喝奶!無論母奶或配方奶,當媽咪餵奶時,乳頭才剛塞進嘴裡 不到3分鐘,寶貝竟用舌頭頂出來,一付抗拒喝奶的模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讓本篇專業的醫療人員為您找出家中寶貝厭奶的種種原因吧!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寳寳隨著古人說的「七坐、八爬、九發牙」的學步年紀到來,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能學步學的正確、學的順利,但寳寳究竟在哪個年紀學步最佳?需不需要使用學步車、學步鞋等輔助工具?如何幫助寳寶順利學步?讓本文一一來解惑。

寳寳起步走!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逐漸轉涼,爸比媽咪不僅得多費心幫寶寶保暖,也要留意秋冬好發的小兒疾病。不妨先瞭解與認識疾病,及早做好防護,以降低孩子生病的機率,讓小寶貝健康渡過秋冬!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醫生的立場,汐止國泰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羅巧微很坦白地說,「醫師會主動告訴你藥裡面含有抗生素,這個醫生已經很不錯了!」因為碰過反彈強烈的父母,甚至當場大發雷霆的都有,有些醫師甚至選擇不主動告知。醫師說明,一般門診使用的抗生素屬於輕量級,通常吃完一陣子後,就不具任何影響。當然,我們仍不希望常常使用抗生素,不過在有需要使用的時候,也不需過度擔心,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完整療程,才是抗生素正確的使用方式。

抗生素的治療及副作用

抗生素的作用在於治療「細菌」性的感染。可分為局部用藥和全身用藥。局部用藥如:藥膏類、耳藥、眼藥,全身性用藥如:口服、靜脈注射。

哪些病症會使用到抗生素作為治療呢?輕症(門診用藥)如:輕微肺炎、中耳炎、鼻竇炎、輕微且沒有發燒的泌尿道感染、輕微的蜂窩性組織炎等。其它比較嚴重的病症,像是嚴重的肺炎、敗血症、腦膜炎、腎臟炎、腹膜炎、闌尾炎等,任何一個系統的細菌性感染都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ECK:寶寶有便秘問題嗎?

小兒便秘是兒科門診中最常見且讓爸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估計在小兒腸胃科的門診中,有高達1025%的小朋友有排便困難的現象。

 

半夜求診,來勢洶洶!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寶寶肚子看起來總是鼓鼓的、拍起來還有「咚咚咚」的聲音,特別是吃完東西後更是鼓得像 西瓜,難道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寶寶腸胃道發育尚未成熟所造成脹氣的狀況,除了會使寶寶不舒服,還會伴隨打嗝及排氣的情況。但這是很正常 的現象,且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會漸漸變平坦,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同時也建議可以選擇低乳糖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臨床上也證實低於2gL的乳糖含量可避免乳糖敏感所造成脹氣或腹部不適的問題。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朱世明指出,新生兒的胃腸發育、消化功能都還不成熟,不僅各段腸道蠕動不協調,也因腸道未能產生足夠的酵素來幫助食物分解,比成人更容易產生脹氣狀況,超過八成的寶寶都曾發生過脹氣問題,且可能合併腸絞痛出現。一般來說,06個月較會有脹氣的狀況,但隨著寶寶的成長,腸胃道功能發展較成熟後狀況也會漸趨穩定。

寶寶易脹氣 跟「飲食」有很大的關聯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兒科醫學會      2012315

台灣兒科醫學會嬰兒哺育委員會,根據目前已有的實證研究,並參考國情,對嬰兒哺育建議如下: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年紀還小的時候,往往一有不對勁,就被憂心忡忡的父母抱去就醫。一般而言,寶寶滿6個月後到兩歲可說是最常生病的階段,因此,有較高的就醫機會,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照顧,父母得多花點時間了解如何帶寶寶正確就醫!

一旦為人父母後,最無法忍受的事非「寶寶不舒服」莫屬。只要一看到寶寶不對勁,無不心急如焚而立刻就醫;就算是在半夜,也會不辭辛勞的帶孩子到醫院掛急診,就怕稍有延誤而讓寶寶受到不良影響。

通常在寶寶滿五、六個月後,父母會感覺到孩子生病的機會似乎多了起來,需要經常跑醫院。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暨馬偕醫院小兒科部資深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這是由於寶寶體內來自媽媽的抗體約在56個月後會逐漸消失,需要靠自身的免疫機能獨立運作,只不過免疫機能有如新車,一開始並無法「完全」 發揮效能,必須在一次又一次接觸病原體(生病)的過程中,慢慢學習、適應,產生抗體,也就是抵抗力。對父母來說,則是免不了反覆帶寶寶就醫,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做到正確就醫呢?

Sense 1寶寶發燒一定要馬上就醫?可先觀察退燒後的反應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一般在1歲或1歲半時,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後,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不過媽媽不用過分擔心,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大多數寶寶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改善。

一、應對寶寶尿床小知識

1、怎樣對待尿床的寶寶?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雖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寶寶患遺尿症,但對於大多數尿床的寶寶而言,只要父母注意看護,及時對寶寶進行排尿訓練等,寶寶尿床是可以得到糾正的。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在夏天會變得胃口不好,不愛吃飯,家長都會讓孩子吃些清淡蔬果或者冷飲讓孩子消暑,不過寶寶正處在發育時期,飲食均衡很重要,攝入肉和蛋白質是每日必需,那麼如何讓寶寶既吃好又不上火呢?

一、夏季孩子防暑要由內而外

1、夏季防止痱子:

很多孩子夏季容易起痱子,其實這也是由於內火引起的。老人們說,如果夏天能使寶貝不起痱子,那麼以後痱子問題將不是一個難題。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腹瀉

寶寶拉肚子是很常見的問題,嚴重時甚至需要住院打點滴。要認識寶寶是否有腹瀉的現象,先要知道正常的大便次數。如果是餵母奶,大便的次數較多,約每天34次的黃綠色糊便;而如果是餵牛奶,次數會較少,約每天12的黃色成形便。若寶寶的便便次數增加或是水分增多,就是拉肚子了! 

那麼造成腹瀉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照顧與就醫呢?用以下表格來說明:

表一  造成腹瀉的原因與症狀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奶嘴的效用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奶嘴對寶寶來說最主要就是有安撫的效果。當寶寶開始鬧脾氣、情緒不太穩定,這時候便可使用奶嘴去安撫他。寶寶一出生就有吸吮反射動作,藉由吸吮奶嘴,也可促進唇舌的活動,有助於嘴部的發育。另外,當寶寶兩歲左右進入口腔期,吸吮奶嘴更可滿足他亟需吸吮的慾望,並獲得安全感。

有些家長認為,與其之後要讓孩子戒掉奶嘴,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讓孩子吸吮奶嘴。潘俊伸醫師說明,倘若奶嘴可安撫孩子的哭鬧,給予奶嘴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再來就是在孩子尚未到長牙階段,讓他們吸吮奶嘴也不會有不良影響,請家長可以放心。不過,假如讓孩子太過依賴奶嘴,甚至到12歲都還在吸吮奶嘴,就必須要注意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口腔發育或是造成語言學習上的問題。

挑選奶嘴7大重點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寶寶的家長們,如果發現寶寶喝奶嘔吐,或拉肚子,都會很擔心孩子是不是感染腸胃炎?造成嬰幼兒嘔吐原因很多,對食物過敏,腸阻塞,感冒或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幼兒嘔吐。

嬰幼兒腸胃炎症狀及注意

1.症狀表現:症狀是嘔吐拉肚子,有時候會發燒,有可能是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引起。

2.區別病因:如果是感冒所引起的腸胃炎,通常2448小時都會自行康復;若是細菌引起的腸胃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越來越熱,人體的舒適度會下降,成人尚且覺得難以忍受,更何況剛出世不久的寶寶呢?寶寶如何安全度夏,有哪些需要父母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來關心。

一、寶寶夏季易患的疾病

1、蚊蟲叮咬傳染:

由於寶寶的皮膚細嫩,容易招蚊蟲叮咬,這不僅會乾擾寶寶的休息,還會傳染瘧疾、乙型腦炎等疾病。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寶寶都不願意洗頭,又哭又鬧,由於嬰兒身體很軟,家長最擔心的是寶寶頭頸部發育沒有完成,非常嬌嫩,在寶寶不配合的情況下,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寶寶洗頭。

一、寶寶多大可以洗頭?

從寶寶出生起,你就應該給寶寶洗頭。稀釋後的沐浴液就可以代替洗髮露使用,到寶寶12-16周大之後,才改用嬰兒洗髮露來洗頭,每次洗1-2次就可以了。

二、嬰幼兒為何不喜歡洗頭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現在沒有過敏症狀,不代表未來不會過敏。研究顯示,部分過敏現象會在寶寶1~3歲或其後的年紀逐漸發生。父母親雙方若都是過敏體質,寶寶有高達八成機會是過敏兒,若單只有一方有過敏,寶寶也有五成機會出現過敏。部分過敏問題,例如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出現在兒童期內,但如鼻子過敏或是部分接觸性過敏反應,則一輩子都有相當大的機會誘發,因此連醫師都無法保證過敏誘發的時間及成因。但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無論在人生中哪個階段誘發過敏,過敏體質都會跟著一輩子!所以若要擺脫過敏體質的夢饜,打從寶寶一出生就要奠定好體質。

過敏會影響寶寶正常發育, 比對生長曲線圖很容易發現過敏兒與一般兒童的差異,譬如食慾不佳導致營養不良,容易比其他同齡孩子瘦弱、矮小。3歲以上到學齡階段,呼吸道的過敏機會大幅增加,許多孩子一早起來就容易打噴嚏、流眼淚、鼻子癢甚至只能從嘴巴呼吸。過敏兒的好動比率比起一般孩子高出近3倍,而這個階段的好動,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課業落後,或是成為課堂的問題學生,不但容易影響他人,也很有可能會被師長貼上標籤,導致孩子身心受創。

所以,從小奠定好體質就是預防過敏最根本的解決之道。而嬰兒出生起最先接觸到的飲食,就是打基礎最重要的一環。

建議新手父母,迎接新生寶寶的時候,盡力哺育母乳,母乳擁有最適合人體成長所需的營養及抗敏物質。若是母乳不足或是無法哺育母乳,建議選擇水解蛋白奶粉,水解蛋白配方是將大分子的蛋白質轉化成小分子的蛋白質,同時切斷蛋白質中的誘發分子。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科兼任主治醫師周正成表示:「國外已有許多臨床實驗證明,水解蛋白奶粉能夠幫助調整寶寶體質,讓體內產生保護力,且防護力可持續至6歲。」不過市面上各品牌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的成分並不完全一樣,建議要請醫師協助,選擇有最多臨床實證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對寶寶才最有幫助。此外,水解蛋白配方奶擁有均衡完善的營養,提供寶寶成長發育所需的完整養分。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呼吸時會發出聲音是正常的嗎?寶寶的鼻涕很多該怎麼替他清理?看到寶寶的鼻子有很多分泌物時該用夾子替他弄掉嗎?發現寶寶有很多黃色的鼻涕是鼻竇炎嗎?寶寶經常鼻塞該怎麼辦?本篇文章來告訴您,寶寶的鼻子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替他清理鼻子才是正確的方式。

寶寶鼻腔較狹窄 鼻道容易阻塞

嬰幼兒的鼻子和成人相較,鼻腔狹窄,鼻道也比較短, 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就容易充血、腫脹,因此容易造成鼻塞症狀。若罹患感冒,鼻水、鼻涕等分泌物增多,鼻道阻塞情形會更為明顯。一般來說,寶寶鼻塞不會嚴重到 影響健康,不過由於小寶寶不太會張嘴呼吸,平時還是要多注意寶寶是否有打鼾、喘鳴聲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現有問題時要盡早就醫。

替寶寶清除分泌物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泥是寶寶的主要副食品,但小兒科醫師警告,如幼兒的便便較硬,最好暫停食用。一名剛滿兩歲的小弟弟排便時常哭鬧,排出的都是硬大便,媽媽上網查詢,網友建議吃蘋果泥,她讓小孩連續吃了兩周蘋果泥,結果竟便祕肛裂,尿布裡血跡斑斑。

狂吐?不是腸胃炎是便秘

曾俊睿小兒科診所院長曾俊睿表示,小兒便秘是門診中最常見、且最讓爸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估計在小兒腸胃科門診中,約有一至兩成五小朋友有排便困難現象。他在門診中常收治不停嘔吐的小朋友,以為是急性腸胃炎,但只有吐沒拉肚子,進一步問診才發現已經好幾天沒排便。

造成幼兒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為體質及飲食習慣、活動情況。一歲多的幼兒如果不愛走路、常躺著睡覺,腸胃蠕動變差,就容易便秘。另外,吃錯副食品也可能讓寶寶便便變硬,大不出來。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現小寶貝排便次數多,很多媽媽就擔心孩子是不是拉肚子,對於寶寶腹瀉的原因很多,家長對於症狀及防護要有認識,因為輪狀病毒也是引起小兒腸胃炎的元兇,如果發覺寶寶痙攣、嘔吐、別輕忽。

寶寶是否腹瀉的判斷

1、觀察排便次數

寶寶的排便情況是一天一到兩次,而且是比較成形的大便。至於腹瀉,不僅要觀察排便次數,也要觀察大便的性狀和量。如果大便跟平常來比較,有比較稀、次數多且量多,即可能為腹瀉。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缺鈣對於成長影響大,給孩子補鈣前,請先去正規醫院檢測孩子體內鈣的含量。不要聽信某些補鈣品的誇大宣傳。補鈣不是越多越好,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補鈣。哪些症狀可以判斷出寶寶缺鈣,以下文章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

母乳適於鈣的吸收

 母乳每100毫升含鈣只有34毫克(牛乳含鈣高達125毫克),但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1,最適於鈣的吸收。

 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所以對6個月內母乳喂養的寶寶,並不強調額外補鈣。

陳信宏小兒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